当先位置: 主页 > 鸿篇巨作 >

毛氏文化篇——第一章

时间:2019-09-07 16:21     来源:未知    作者: 毛国杰、赵光岭

第一章 中华毛氏
 
 
毛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毛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82位。现毛姓总人口约33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27%,在中国大陆排名第86位。毛伯郑为得姓始祖。
 
第一节  姓氏之别
 
在社会人际交往中,不相识的人碰在一起,往往会礼节性地问:“请问贵姓?”答曰:“免贵姓×。”从未听说有请问“贵氏”的。在家谱、族谱的题名上却是《×氏家谱》《×氏族谱》,也从未见过《×姓家谱》《×姓族谱》的。这是为什么呢?编著《毛氏文化》一书,很有必要让大家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弄清“姓”与“氏”之间的区别所在。 
一、“姓氏”的定义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氏者,标示家族血缘之符号也”。
《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因此,姓氏是标示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秦汉以来,姓氏合为一体。
二、姓氏的起源
姓氏最早起源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它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便于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因此姓氏的产生,标志着从群婚制到以血缘关系的婚姻制的转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姓产生后,世代相传,一般不会更改,比较稳定,而氏则随着封邑、官职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会有一个人的后代有几个氏或父子两代不同氏。姓氏与人名一起构成了一个人的姓名。自古以来,华夏子孙以姓氏为家族延续的标志。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中国上古时期著名的八姓:姬、姚、妫、姒、姜、嬴、姞、妘。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
氏的出现,记录着人类历史脚步迈进阶级社会。
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
三、先秦时期姓氏的含义
朱凤瀚著《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将“姓”字在先秦时代的含义归纳如下:
其一,“姓”前义是女子所生的子女。
其二,“姓”即是子女,子女相为亲,相组为族。所以广其义,姓可作族属、族人解,亦可以进一步将之理解为泛称的“族”的意思。
其三,“姓”本义既为女子所生子嗣,则同一女子所生子嗣组成的亲族也可以称为“姓”。以表示其同出于一个女性始祖的这种特殊的亲属关系。这是“姓”的另一引申义。
其四,“姓”在东周文献中有时是指姓族之名号,如《国语·周语下》言“赐姓曰姜”之“姓”,即应理解为所赐姓族之名号即姜。
氏在先秦的含义
其一,指称个人。有多种用法:如可以接在官名后,作官称,像师氏、尹氏等。接在爵位后表示尊称,如“侯氏”。接在字或亲称后表示一种较亲近的称谓,如伯氏、叔氏、舅氏。接在姓后,指属于该姓族的女子,如“姜氏”“姞氏”“任氏”等等。接在作为家族组织讲的“氏”之名号后,指称属于该家族的个人,如叔孙氏、雍氏、庄氏。除以上用法外,东周典籍中称上古传说中的帝王、部落首领亦在其名后加氏为称,如“黄帝氏”“少昊氏”“共工氏”等。
其二,与表示姓族之“姓”义同。 
其三,指一些上古的部族。 
其四,指一种家族组织。
其五,“氏”亦可专指族氏这种血缘亲族组织之名号。
其六,在西周、春秋时代,作为贵族家族之“氏”,虽本身是血缘组织,但往往不是以单纯的血缘组织形式,而是以一种政治、军事、经济共同体的形式存在,其自身只作为这共同体的核心。此种共同体有时亦可以“氏”相称。
姓与氏的共同点
第一:皆是血缘亲属组织。
第二:以外婚制为正常属性。
第三:均是一种单系的继嗣群,即父系的继嗣群。
姓与氏的不同点
第一:姓族在早期即因存立时间久远,亲属数目的庞大,分支族氏的增多,其成员间仍以自认的单系共同来源为亲属纽带,但未必已能追溯到一个共同明确的祖先,亦未必都可以找到彼此间明确的谱系关系。而氏一般皆有明确的、可以追溯到一个人的始祖。  
第二:对于所有同姓成员来说,其所属姓是同定的。氏名来源较多样,如以邑为氏,以谥为氏,以官为氏等,同一家族可因居邑为氏,也可以族长的官职为氏,当时也经常出现命氏、别族等情况。在这种背景下,父子、兄弟不必同氏,人也可以有几个氏。
第三:姓是统一的,即姓族本身未有层次区别,虽有氏为分支,但没有更小的姓族。而氏却可以是多层次的。一个大氏可以包括由其分化出来的若干小氏。
第四:女子不论出嫁与否,皆有同定的姓。但女子出嫁前与父同氏,出嫁后属夫氏,所以可以夫氏为称,但亦可以仍以父氏为称。
四、姓氏合而为一
秦汉以来,姓氏合而为一。《通志·氏族略》载,“秦灭六国,子孙该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 自此以后,姓即氏,氏即姓,姓氏或氏姓成了姓或氏的一种书面用语。
而在不同场合,姓和氏的使用是有区别的。例如在社会人际交往中,不相识的人碰在一起,往往会礼节性地问:“请问贵姓?”而没有听说过请问“贵氏”的。在家谱、族谱的题名上却是《×氏家谱》《×氏族谱》,也从未见过《×姓家谱》《×姓族谱》的。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呢?大概在口语中问“贵氏”犯忌,因“氏”与“死”同音。“氏”在远古时代是男子的标识符号,家谱、族谱是纪录某一姓氏男姓家族成员的血缘关系的图册,所以家谱、族谱的题名用某氏。 
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汉族姓氏,每一种姓都包含其独特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每一种姓都有其代表人物,没有贫、高、低、富、贵、贱之分。
以姓为氏。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母系氏族社会以母亲为姓,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
以国名为氏。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曹、胡、许等,皆成为常见姓。
以邑名为氏。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予同姓或异姓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继之为氏。如春秋晋国荀首采邑于智(今山西永济市),其后便为智氏。
以乡亭之名为氏。这类情况不多,今日常见姓有裴、陆、阎、郝、欧阳等。
以居住地为氏。传说上古时代虞舜出于姚墟,便以姚为姓。春秋时代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便以东郭、南郭等为姓。郑大夫住在西门,便以西门为姓。鲁庄公子遂住鲁东门,称东门遂,是以东门为氏。这类姓氏中,复姓较多,一般都带邱、门、乡、闾、里、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
以先人的字为氏。出自此条的姓氏很多,据统计有五六百个,其中复姓近200个。如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孙以祖父字为氏,汉代时改皇父为皇甫。其他如高、刁、公、施等。
以兄弟次第为氏。一家一族,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后代相沿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顺序。但也有例外。鲁庄公之弟庄父、排行老二,本为仲氏、仲孙氏,因他有弑君之罪,后代便改姓孟,或姓孟孙。 
以官职为氏。古代有五官,即: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他们的后代都以这些官职为姓。贵族及其子孙以其官名为氏。晋国的林父为步兵组织三行里中行的军帅,称中行桓子,其子荀偃称中行偃,以中行为氏;宋国执政卿乐喜(子罕)称司城子罕,其孙乐祁(子梁)称司城氏,是以司城为氏。一些以官职为姓的姓氏,单从字义上看,也可以分辨出来,如籍、谏、库、仓、军、厨等。
以职业为氏。如:巫、卜、陶、匠、屠等。
少数民族汉化。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大融合,借用汉字单字为氏。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叱卢氏改为祝、关尔佳氏改为关等。有些姓则是民族语言的译音。如匈奴首领单于的子孙就有不少姓单于。 
以谥号为氏。如胡、戴、召等。 
改姓。如唐朝赐给立有大功的大臣们以李姓,明朝赐以朱姓。汉文帝名刘恒,凡恒姓因避讳改为常氏。汉明帝讳“庄”字,凡姓庄的都改姓严。
 
第二节 毛氏起源
 
姬姓出自黄帝之后,周文王姬昌是黄帝的第二十六世孙。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先在今河南获嘉东同盟山与八百诸侯会盟,随后率虎贲军三千、甲士四万五千人,陈师牧野(今新乡市卫辉)以东伐纣。纣王闻讯发兵七十万抵抗。纣王兵将虽众,无奈军心不定,交战中商军纷纷倒戈依附于周武王。纣王见大势已去,登上鹿台,穿上缀满珠宝的衣服,纵火自焚,商朝从此灭亡。各诸侯都朝拜周武王,尊他为天子,周朝正式建立。
周朝建立后,为了有效地控制广大被征服地区和部族,分封姬姓贵族、功臣和联盟的异姓部落首领为诸侯,到被征服的地区去建立诸侯国。周初分封71国,姬姓国共有53个,而在姬姓国中,属于文王诸子的有16国。姬郑就是所封16国诸子之一。其封国为毛国,其后人因国为姓,于是便有了毛姓。
据北宋毛渐首纂的《清漾毛氏族谱》载:“毛伯,讳郑,伯爵。娶姜氏、张氏、夏氏,生九子(琳、凑、谦、城、卫、智、通、达、崇)。伯为周文王第十子(一说为八子)。武王四年(约前1043),封伯于司州荥阳郡,复为成王卿士,后有为周司空者,有与召伯立王子朝者。周衰,秦并天下,其地入于荥阳,子孙因以为姓。五十一传世居江北。”
由此可知,姬郑,为周文王第十子,或说第八子。武王四年(前1043),封姬郑为伯爵,到当时的古西河地区毛地,即后来的司州荥阳郡,今河南原阳建立毛国,以达到加强东都雒邑(河南洛阳)防御监督邻近诸侯之目的。
据《史记》记载:周武王祭祖拜神建立周朝的那天,武王率众来到祭坛,灭商功臣周公旦拿着大钺,毕公握着小钺立在周武王左右,散宜生、太颠、闳夭等人手持长剑以保卫武王,姬郑、召公奭、师尚父等各司其职,且站立祭坛两侧,随后巫师祝词,并宣布周朝建立。
在实行宗法制度的西周,又在这样重大的场合,姬郑不但能够参加,而且能与师尚父、召公奭并列,可见其与周武王关系和身份非同一般。
根据《扶风县志》记载:姬郑因为西周的建立,立有汗马功劳,又深得武王信任和成王尊敬,且在朝内担任要职,故又于周成王四年(前1039)在都城附近(今陕西扶风)加封采邑,供其建府邸生活之用。且在西周中早期毛氏重要家族成员主要工作在都城和生活在扶风或岐山的采邑地内。共和元年(前841)国人暴动,波及岐州,毛公的采邑府邸被捣毁。到了宣王时代,毛公竭尽全力为西周王朝治乱,得到了朝廷的大力奖赏,并受宣王策命主持朝政(相当于后代的宰相),并出现了短期的“宣王中兴”局面,至此,毛氏家族在西周时期发展到鼎盛时代。出土文物有班簋、毛公鼎等,因这些文物均出土于毛氏陕西的采邑和府邸区域内,故有毛氏源于陕西之说.
公元前771年,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平王东迁洛阳,毛氏家族逢此周幽王灭国之难,平王东迁之时,大部分毛氏族人也和其它王畿内的贵族一样随平王东迁,回到了原封国原阳,但依旧在洛阳都城供职。
公元前626年,周襄王曾派毛伯卫出使鲁国,公元前618年周襄王逝世,为讲究大周王朝的排场,只好又派毛伯到与他关系密切的鲁国乞求安葬襄王的费用,可见周朝已到了财政枯竭、穷困潦倒的地步,毛国也是如此。
公元前524年,毛氏家族内部发生变乱,周卿士毛得杀毛伯过而代为毛伯,称毛伯得。毛伯得是支持周王子朝的。周王子朝在公元前519年到前516年执政四年,他被支持敬王的晋军和召伯盈等打败并驱逐出王宫,王子朝只好于公元前516年10月携毛伯得、尹氏固等大臣带上周朝的典籍投奔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县)。这样,由于毛伯得介入周王位之争,袒护周王子朝,以失败而逃楚,致使毛国宣布灭亡(毛国从立国到灭亡约527年),其封地并入后来的荥阳郡内。毛氏家族的重要成员,有的跟随毛伯得奔楚,而大部分成员留在了当地或附近,其后代以国为姓。
因此,原阳是毛姓姓氏的发源地,毛氏族人大多尊奉毛伯郑为得姓始祖。
此外,还有一些毛氏源于改姓而来:
一、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1、元朝右丞相伯卜花的孙子福寿,归附明朝,因率明军讨还湖广、巴蜀等处有功,官至副总兵,明成祖朱棣赐予毛氏,其后裔子孙多称毛氏。2、蒙古族鞑靼部落酋长毛里孩,在明朝时遣使进贡,明宪宗朱见深赐汉姓毛氏,其后裔子孙多称毛氏。  
二、源于氐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氐族在殷周到南北朝时期主要分布在今陕西、甘肃、四川等省,从事畜牧业和农业,在两晋时期曾建立有前秦、后凉、成汉等国。
三、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毛忠,初名哈喇,明军将领。因守边有功,明英宗朱祁镇为表彰他,特赐予毛氏,为回族毛氏之祖。毛氏回族现主要分布在新疆和甘肃一带。 
四、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苗族、傣族、彝族、高山族、布依族、满族、佤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毛氏族人分布,多为明、清时期改土归流运动中改汉姓者后裔。
 
第三节 毛氏人口分布
 
宋朝时期,毛姓人口大约有1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1%,排在第82位。浙江为毛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毛姓总人口的29.6%。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广西、四川、湖南这五省,毛姓大约占全国毛姓总人口的83%;其次分布于江苏、河南,这两省的毛姓又集中了10%。毛姓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形成了以东部浙赣和西部川湘为中心的两大块毛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毛姓人口大约有3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0.34%,排在第68位。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毛姓人口纯增长比全国人口增长率要高。浙江为毛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毛姓总人口的34.6%。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甘肃两省,这两省毛姓大约占毛姓总人口的47%;其次分布于江西、江苏、山东、湖南、湖北,这五省的毛姓又集中了26%。宋元明600余年间,毛姓人口分布格局变化大,人口主要向东南、西北地区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浙赣、湘鄂、甘肃三块毛姓聚集区。
当代,毛姓总人口约330万,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27%。从明朝以来的600年,毛姓人口由32万增至330万,达10倍多,但总体增速低于全国总人口增速。在全国主要集中于浙江、湖南、广西三省,大约占毛姓总人口的52%;其次,分布于四川、河南、湖北、江苏、山东,这五省又集中了29%。浙江集中了毛姓总人口的31.2%,为毛姓第一大省,占省总人口的1.9%。全国形成了浙江与川湘贵两块毛姓聚集区。明至今600年间,毛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较大的区别,主要的流动是由东南部向西部和中原地区回迁。
毛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浙江、苏皖南部、赣东、闽北、湖南大部、粤桂北部、赣西、湖北中部、四川中部、辽宁西部、内蒙古东南地区,每平方公里的毛姓人口达到0.84人以上,中心地区可达2.5人以上。毛姓分布密度示意图表明:密度最高的(0.84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区占国土面积的8%,毛姓人口大约101.1万;0.42-0.84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21.6%,毛姓人口125万;不足0.42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70.4%,毛姓人口97.9万。
毛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毛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毛姓在长江以南是比较常见的姓氏。在湘粤桂大部、赣西南、浙江大部、上海地区,毛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最高,在0.6%以上,特别在中心地区,这个比例可达到1.2%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6.2%;在云贵川大部、海南、湖北、闽赣大部、粤东、豫皖苏南部、浙西、青海东部、甘肃中部、辽宁中部地区,毛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2%—0.6%,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0.7%;其他地区的毛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不足0.2%,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73.1%,其中比例不足0.1%的覆盖面积约占了49%。
 
第四节 毛氏郡望
 
“郡望”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的特有范畴。“郡”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行政建置、行政区划。郡的设置开始于先秦,盛于汉魏南北朝时期,唐朝以后逐渐被废除,宋代以后就彻底不见郡的设置。“望”就是“望族”,指有声望的姓氏大族、显贵,为世人所仰望的姓氏。
“郡望”,有两层含义。其最初的含义,就是指一个郡中的望族。这些宗族世代聚族而居,人才辈出,冠盖连绵,门第高贵,家世显赫,为当地郡人所敬重和仰望,亦名闻天下,为世所称颂。
后来,郡望又有了另一层的含义,就是指一个家族的根源和发源地,是祖籍的意思。一个姓氏或家族的郡望,就是指这个姓氏或家族所发源的某个郡。无论是研究中国的姓氏文化,还是进行寻根问祖,都离不开每个姓氏的郡望。
“郡望”不是一个姓氏的受姓之地,而是一个氏族在不断地生息繁衍、迁徙播散之中,某一支在一个地方形成了豪族著姓,为他族所“仰望”,如陇西李氏、汝南周氏等。同一个姓氏,即使同宗共祖,郡望之地的姓氏与非郡望之地的同一姓氏,社会地位是迥然不同的。唐末以后,由于“选官不问郡望,婚姻不分阀阅”,标榜郡望失去了实际意义,而演变成为姓氏的一种标志,不管是否居住在同一地区的人,都可以言李必称“陇西”,言周必称“汝南”,言王必称“太原”,言杨必称“弘农”等等。每一个姓氏不只是一个郡望,郡望最多的是唐代的张姓,有41望,此外王姓也有31望之多。
郡望之称,始于东汉末年,盛于魏晋隋唐时,至今仍在华人世界中沿用不变。各姓的郡望,其形成都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一般来说,在郡望的兴起阶段,也就是汉魏时期,一个姓氏大都只有很少几个郡望。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姓氏的郡望都有所增加。隋唐时期的郡望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在许多新的郡望兴起的同时,一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旧郡望渐渐被人抛弃不用。宋朝时期,各姓的郡望基本上都是迅速减少,其实是各个姓氏都在由许多分散的郡望逐渐统一到某一个著名的郡望上来。因此,宋代以后,绝大部分中国的姓氏都只剩下一个统一的郡望。此后近千年来,中国各姓的郡望情况,就基本都没有多少变化了。
毛氏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如下郡望:
一、西河郡:古代该郡所指不一。春秋时期卫国西境沿黄河一带称西河,即今浚县、滑县、原阳南直到荥阳等地。战国时期黄河在今安阳东,故安阳可称西河,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国时期曾取秦国今陕西黄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则以晋陕间黄河为准,东岸为西河。西汉朝元朔四年(公元前125)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其时辖地在今陕西、山西两省之间黄河沿岸一带地区,并拥有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等地。东汉朝时期移治到离石(今山西离石)。南北朝时期北魏的西河郡,其北部为羌胡所得,仅保有晋西一带地区,治所在兹氏,即在今山西省离石(今山西汾阳)。唐朝时期亦曾以汾州为西河郡。
《前汉书·地理志》载:西河郡,136390户,698836口人,辖县36个,其中“富昌”“美稷”“广衍”等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一带;“中阳”“蔺”“离石”等在山西黄河沿岸;“大成”,在今河北中部;“饶”在今河北省中部的饶阳县;“博陵”,在今河北蠡县南。当时的大成、饶、博陵就在河间的周围,而西汉毛苌拜河间献王博士,子庆为司徒,孙馥为荆州刺史,曾孙榄为汉阳太守,代代为官,可谓望族。故笔者认为:毛氏的西河郡望应是因毛苌望族居西河郡内而得名,大致位置在今河北省河间西南。或原阳在古西河地区内而得名。
毛伯郑这一支的郡望以“西河”最为古老和源远流长,至今韶山毛氏族谱的扉页和每页中缝都标有“西河堂”字样,这个“西河”就是指的该支毛氏的郡望“西河郡”。韶山毛氏是毛伯郑的嫡系正宗,源于古老的西河地区或西河郡,所以才如此重视其堂号,以至在每页家谱的中缝都刻有“西河堂”字样。毛奇龄先生以“西河”自称,也是对毛氏郡望的不忘纪念。
二、荥阳郡:荥阳,古郡县名。治所在今郑州市北古荥镇。据《荥阳县志》载:荥阳春秋属郑。战国属韩荥阳邑。秦置县,属三川郡。西汉属河南郡。东汉属河南尹。三国魏正始五年(244)析河南郡置荥阳郡,统领荥阳、卷、阳武、开封等8县,寻罢。晋武帝泰始二年(266),复置荥阳郡,阳武仍属之。北齐天保七年(566)“省卷县入荥阳”。以后荥阳郡辖卷、原武、阳武的隶属关系一直延续到隋朝和唐初,达500年之久。
郡的行政区划沿用至538年,为隋文帝所废,但直到唐朝前期还时有复改郡的现象,直到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荥阳郡才更名郑州。明清以后,黄河数次改道南徙,原武、阳武与荥阳因碍于黄河之隔,才逐渐脱离了辖属关系。
据荥阳县志办的齐先生说:“毛氏荥阳郡望在旧荥阳阳武”,即今河南原阳。唐开元时毛衷为《贺州毛氏族谱》撰写的序中也称荥阳郡望在阳武。晋代毛宝的自序曰:“周道衰,毛伯亡其爵邑,至二十二世祖遂为平原君客,定楚有功,威振诸侯,置守其地入于荥阳,后世以为望族”。可见,毛氏荥阳郡望是因毛遂定楚有功,威振诸侯,置守的地方在荥阳郡内而得名,荥阳郡望就在今河南省原阳县。不过“西河堂”也可能是荥阳郡望行成前的早期名称。
三、巨鹿郡:古巨鹿在今河北鸡泽、平乡一带。据《畿辅通志》唐撰墓志铭载:“公讳藻字行斌,家本荥阳,遂因仕历,择里漳滨,故为鸡泽人矣。”毛藻(601—673),今河北鸡泽人,隋末归唐,官居朝散大夫,骁骑尉。咸亨四年(673)卒,葬今河北省鸡泽县西南18里。从上文可以看出:鸡泽人毛藻“家本荥阳”,是因为其先祖毛遂家在荥阳。毛遂自荐有功做了仕,才在漳水之滨的鸡泽挑了一片地方居住了下来。其后代毛藻就成了河北鸡泽人。包括西汉大毛公毛亨,小毛公毛苌又拜河间献王博士,子庆为司徒,孙馥为荆州刺史,曾孙榄为汉阳太守,代代为官,都是毛遂的后代,可谓望族。鸡泽县毛官营村,为毛姓聚居地,现有毛姓800多人。巨鹿郡望应该是因毛苌形成的西河郡望的后期名称。
四、河阳郡:1、浔阳郡,西晋朝永兴元年(304)置浔阳郡,治所在浔阳(今江西九江)。唐朝时期改九江郡为江洲,唐朝天宝元年(742)改为河阳郡,至唐朝乾元元年(758)又复为江洲。2、、汉朝时期有一河阳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孟县西部。据考,该地从未设过郡,一直属河内郡管辖。三国魏明帝时,河内人毛嘉拜安国侯,妻夏氏封野王君。野王就是今河南沁阳,孟县与沁阳南北为临,故河阳毛氏郡望很可能是因毛嘉而得,如果是的话,也是毛伯郑的一个支系。
五、北地郡:战国时期秦国置北地郡,治所在义渠(今甘肃宁县),统领甘肃旧宁夏、庆阳、平凉、固原、泾州诸府州地。西汉时期移治到马陵(今甘肃庆阳),统领甘肃旧宁夏、庆阳二府之地。东汉时期又移治到富平(今宁夏吴忠),东汉末期其地曾被划入羌胡辖境。三国时期曹魏国沿置,治所在泥阳(今陕西耀县)。隋朝时期的北地郡,治所在今甘肃省宁县。据考,北魏时毛遐,字鸿远,北地三原人(今陕西三原县),世为酋帅,自曾祖毛天爱,至遐四世不绝,毛遐以军功拜骠骑大将军义同三司,弟鸿宾功拜散骑常侍,开国县侯,其“世为豪右,资产巨亿”,北地郡望应是此时该族所得。
姬郑的封国毛国,于春秋时期毛氏家族发生内乱,毛得杀毛伯而代为伯爵,毛伯得参与周王位之争,因袒佐王子朝,失败而投奔于楚(都郢城,今湖北江陵县北)。于是,毛国宣告灭亡,其地为东周所有。毛国毛伯子孙即以毛为姓。
毛伯的后裔在东晋之前大部分在长江以北生活和活动,到二十二代出了一位著名人物毛遂。据专家考证,毛遂故里在今河南原阳县师寨镇路庄村(现遗址仍有“毛遂墓”“自荐亭”等),古属荥阳郡。随后毛伯的后裔毛遂及其家族在荥阳繁衍生息,日益壮大,成为当地望族,直到晋代出了位大将军、州陵侯毛宝,使晋朝廷转危为安,名传天下,因此荥阳亦是毛氏望族。《太平寰宇记》载:“郑州荥阳郡四姓之二为毛氏。”
 
第五节  毛氏堂号
 
堂号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具有姓氏特征的堂号,另一类是没有姓氏特征的堂号,如以铭记祖先或名人的功德事迹或教诲方式命名的堂号等。具有姓氏特征的堂号,其来源大都伴有寓于某些含义的典故,它重复出现于该姓氏的不同支族。没有姓氏特征的堂号,大部分分别为某一支族特有或与其他宗族的堂号甚少重复。其余以第三种方式命名的堂号,则在同姓和异姓宗族中间有着较高的重复出现率。
大家族日久大众分族,或是遇之天灾、兵燹连年之时,族人就会因迁徙流离,而散布各地。于是,就有了在“总堂号”之下,再加入“分堂号”名称的办法。
“总堂号”代表家族(姓氏)的发祥地,寓后人以不忘本源,“分堂号”则是族人迁徙至新地,蕃衍生息,人口不断增加,成为当地有名家族后而命名的堂号。“总堂号”和“分堂号”亦统称为“揶望”。
清漾毛氏在清漾祖宅地,也建有清漾毛氏大宗祠。然而,清漾毛氏大宗祠的堂号则与众不同,别的宗祠一般都是一祠一个堂号,清漾毛氏宗祠则一祠有两个堂号——“追远堂”与“合敬堂”。追根溯源发脉于西周姬郑,轩辕皇帝为其原始先祖,尊江南八世祖清漾公毛元琼为发族始祖,俗称发族太公。无论迁徙到哪里清漾毛氏后裔,都要到此参拜列祖列宗,以追思而怀远。
“合敬堂”顾名思义就是合族同敬的意思。清漾毛氏,经过蕃衍发展,共分十三祠十八派,祠分派衍,但是都要合族同敬,每年祭祖之时,各族派都要到祖祠相聚团拜,以示族不分大少,人不分贵戝。这种一祠同挂两个堂号的宗祠,在全国是极为罕见的。仅以浙江省《浙江家谱总目提要》刊载的毛氏为例,如宁波毛氏,有称白云堂、崇德堂、仁本堂、余庆堂、明德堂的;绍庆的毛氏,有称长发堂、余庆堂的;金华毛氏,有称庆善堂、厚仁堂的;丽水毛氏,有称世珍堂的,等等,都是一祠一个堂号。惟有江山的清漾毛氏,独一无二的标榜着“追远堂”与“合敬堂”两个堂号。
然而,无独有偶,江西吉水的毛氏祖祠,也挂着两个堂号:“追远堂”与“奉先堂”。这是不是也能证明吉水毛氏与清漾毛氏的渊源关系呢?是不是清漾毛氏文化中,与众不同的地方呢?
中华毛氏主要堂号:一、西河堂:主要分布在湖南长沙、韶山、浙江江山等地。二、荥阳堂:主要分布在河南荥阳、江西新建钱洲、湖南平江等地。三、九鼎堂:主要分布在江苏句容、安徽合肥等地。四、四诗堂:主要分布在江苏句容、姑苏(苏州)、洞庭、通东(南通东部)吕四、四甲等地。五、大雅堂:主要分布在江苏宜兴琅玕、丹阳高庄、新埬等地。
 
第六节  祠堂楹联
 
祠堂门柱上必贴(刻)楹联,这就是堂联,或称宗联、祠联。堂联的内容和某一姓氏的发祥地、望出地、迁徙源流和某一姓氏历史名人的嘉言懿行、轶闻遗事有关,它语言精炼,有四字联、五字联、七字联,也还有更长句子的。堂联是祠联中的一类。祠联又有通用祠联与专用祠联之分。
四言通用联:捧檄以往;脱颖而来。
上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庐江人毛义,字少节,家贫,以孝行闻名。南阳张奉慕名前往拜访,正逢府檄送到毛家,任毛义为安阳令,毛义手捧檄文,喜形于色,急忙去告诉母亲,张奉很看不起他。母亲去世,毛义辞官守孝,后举贤良,朝廷多次征召他都不去。张奉叹道:“贤者是不可测的呀!毛义往日之喜,原来是为了孝敬母亲。”下联典指战国时期的阳武人毛遂,平原君赵胜门下食客。秦国攻打赵国,平原君到楚国求救,毛遂自荐跟着去。平原君说:“贤士在世上,好像是锥子在袋子里,它的尖马上就会露出来。你在我门下三年,我从未听说过你的才干。”毛遂说:“我今天请求放在袋子里。如果早一些的话,早已脱颖而出,不仅是尖而已。”平原君和楚王谈判半日不决,毛遂按剑而上,直陈利害,说服楚王同意赵、楚合纵,对付秦国。
韶山毛氏宗祠门联:注经世业;捧檄家声。
此联可谓言简意赅。用典寓意,将几千年来毛氏宗族的最高荣耀尽纳其中,夸耀其毛氏宗族乃是诗礼行世、德孝传家之名门望族。
上联“注经世业”,是指毛亨、毛苌注传《诗经》事。汉朝时鲁人毛亨、赵人毛苌为《诗经》各篇作注,且对各篇主题逐一阐释,还撰写了概括全部《诗经》的“序”,这就是“注经”。此种由毛氏加注的《诗经》称为“毛诗”。魏晋以后,其他各家所传《诗经》日渐废替,唯“毛诗”独盛,流传至今。此种文学盛举,毛氏宗族自当引以为荣。通观全联,上联讲毛家的事业流传千古,下联说毛家的家风声播遐迩,一国一家,一忠一孝,交相辉映;有夸耀有勉励,有自豪有蕴藉,蔚为全璧。
五言通用联:舌师绵世泽;经学振家声。
上联典指战国时平原君食客毛遂。平原君夸奖毛遂说:“毛先生三寸之舌抵百万之师!”毛氏因以“舌师”为堂号。下联典指西汉北海太守毛苌,人称“小毛公”(汉初毛亨为大毛公),传授“毛诗学”。是时言诗者有齐、鲁、韩三家,毛诗未得立于学官。后三家皆亡,而毛诗得大行。
八字联:龟渡重恩精忠动物;鱼寒应钓至孝格天。
上联言毛宝白龟渡江事,见(毛宝放龟);下联言明代尚书毛恺的父亲毛本荣,事亲至孝,其父毛仕安因病不起,冬天思食鲜鱼,本荣到池中试钓,果然钓上一条大鱼。
太极所生历钟瑞气;华胄之后定有达人。
上联言韶山地区自然环境系天地造化所生,龙盘虎踞,钟灵毓幽,风景秀丽,得山中之宝气、福气;下联谓韶山毛氏族人系正宗的华夏裔孙,同时也是始祖毛太华的后代,将来必定会有通达天地、名标清史的巨人、伟人。后来,毛家果然出了毛泽东这样的一代伟人。此联是一幅藏头联,上、下联首字“太”“华”连在一起正好是韶山毛氏始祖太华的名字。
江山清漾毛氏的宗联内容更广,有大量昭示和宣扬清漾人文、事迹的联文,单是位于石门镇内的镇安一祠,联文便有60余幅。这也是清漾毛氏历史悠久,人物众多的反映。现摘录如下:
祖德与郎峻并峙;宗功共文水长流。 
晋室将军门第;汉朝理学名宗。
信安食采承恩旧;清漾肇基衍派蕃。
持节安兵迁刺史;运筹报国镇庐山。
分土谊隆周伯仲;拥旄续奏晋公侯。
授易编诗崇正学;放龟纵兔善深仁。
奕叶贲龙章阳武祖孙恢将略;同科题雁塔高斋父子振儒风。
忠孝振家声西蜀旄旌南阳捧檄;文章遗世泽高斋辑韵密阁校书。
祖全节孙全忠义勇勤王三世虎符并握;父能作子能述文章华国一科雁塔同登。
庐江守上岸断贼粮焕乎当年多伟绩;开国侯登城退兵寇赫矣奕世有余光。
秋部心期盟白水;展州政绩著黄堂。
理学名家才推博士;精忠报国爵列通候。
 
第七节  毛氏家规、家训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是中国人历来喜欢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中国人最重修身养性,讲究齐家平天下,因而,也最重视家教,往往制订一套严格的伦理道德标准和为人处事准则,要求家庭和家族的每一位成员去履行和遵守,于是,家规、家戒、家劝、家训之类的家教内容便成为中国家族文化中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中国历史上的家教实例很多,“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故事早已广为流传,而以文字形式流传下来的则当数《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等最为知名。在毛氏家族中,也有许多家教范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湖南韶山毛氏的家规。其组成主要有四个部分:《家戒十则》《家劝十则》《家训八条》和《百字铭训》。《家戒》《家劝》见于清光绪七年(1881)《韶山毛氏二修族谱·卷二》,《家训》和《百字铭训》见于清宣统三年(1911)《三修族谱六》,现将主要内容录述于下:
《家戒十则》:
游荡:人有耳目,能听能睹,人有手足,能蹈能舞。具此官体,不农不贾,饱食暖衣,逍遥过午,弃尔诗书,荒尔田圃,家计萧条,基业易主,自此嬉游,有玷尔祖。
赌博:人惟懒惰,遂交赌友,赌尽家资,一无所有。三五成群,将为盗薮,且引匪徒,钻墙窥牖。非盗即奸,中构亦丑。博棋好饮,不顾父母。不此互戒,祖岂尔佑!
争讼:争长竟短,都是客气。讼到公庭,大爹小的。出与人言,扬扬得意。不知当官,催天抢地。倘或理亏,受刑系累。幸而胜焉,也要破费。莫逞雄心,免贻后悔!
攘窃:冥窃暗偷,谓莫予见。一朝败露,捕拿到县。招认受刑,皮穿肉颤。差役起赃,辱及女眷。饱捕亡家,东逃西窜。死不入祠,生有何面。凡我子孙,莫拈钱断。
符法:法打包身,磨拳擦掌。打降行凶,强牵强抢。犯法遭刑,捷如影响。为首为从,哪个漏网。大则抵伤,小则笞杖。不思肌肤,父母生养。忘身及亲,你去想想!
酗酒:世上是非,多起于酒。加以贪杯,愈丧所守。乱语糊言,得非亲友。甚至醉时,胆大如斗。酗酒放风,裂肤碎首。醒后问之,十忘八九。何如节饮,免致献丑!
为胥隶:人在乡村,闲言存养。一入衙门,便如魍魉。一票一籤,几斤几两。只讲盘子,不思冤枉。少不得意,一索三掌。怒气冲天,报施不爽。快活赚钱,休作此想!
为僧道:邪说异端,莫如僧道。高者谈玄,卑者应教。昔圣昔贤,辟佛辟妙。倘非虚无,何故抹倒。人有五伦,僧扫一扫。尽如此辈,人类绝了。邪正两途,各宜分晓!
谋风水:既有天文,必有地理。得之有缘,非可妄取。近听术人,动谋风水。他人祖茔,恃强破毁。或牵或骑,连讼不已。既死不安,生何利矣。戒之戒之,牛眠在迩!
占产业:凡人产业,各有抵址。窥其唇联,奸谋顿起。得寸思尺,造契造纸。曾不数年,弃如敝屣。向所越占,几能到底。拱手让人,落魄而已。何如守分,免受嗤诋!
《家劝十则》:
培植心田:一生吃着不尽,只是半点心田。摸摸此处实无愆,到处有人称羡。不看欺瞒等辈,将来坠海沉渊,吃斋念佛也徒然,心好便膺帝眷。
品行端正:从来人有三品,持身端正为良。弄心侮法有何长?但见天良尽丧。居心无少邪曲,行事没些乖张。光明俊伟子孙昌,莫作蛇神伎俩。
孝养父母:终身报答不尽,惟尔父母之恩。亲意欣欣子色温,便见一家孝顺。鸟尚知报本,人子应念逮存,若还忤悌悖天伦,只恐将来雷震。
友爱弟兄:兄弟分形连气,天生羽翼是他。只因娶妇便参差,弄出许多古怪。酒饭交结异姓,无端骨肉喧哗。莫为些小竞分家,百忍千秋佳话。
和睦乡邻:风俗何以近古,总在和族睦邻。三家五户要相亲,缓急大家帮衬。是非与他拆散,结好不啻朱陈。莫恃豪富莫欺贫,有事常相问讯。
教训子孙:子孙何为贤知,父兄教训有方。朴归陇亩秀归痒,不许闲游放荡。雕琢方成美器,姑息未为慈祥。教子须知窦十郎,舐犊养成无状。
矜怜孤寡:天下穷民有四:孤寡最宜周全。儿 难母苦最堪怜,况复加之贫贱。寒则予以旧絮,饥则授之馀粮。积些阴德福无边,劝你行些方便。
婚姻随宜:儿女前生之债,也宜随分还他。一时逞兴务繁华,曾见繁华品谢。韩侯方歌《百两》,齐姜始咏《六珈》。大家从俭莫从奢,彼此永称姻娅。
奋志芸窗:坐我明窗讲习,几曾挥汗荷锄。驱蚊呵冻志无休,诵读不分昼夜。任他数伏数九,我只索典披图。桂花不上懒人头,刻苦便居人右。
勤劳本业:天下有本有末,还须务本为高。百般做作尽糠糟,纵有便宜休讨。有田且勤尔业,一艺亦足自豪。栉风沐雨莫乱劳,安用许多机巧。
《家训八条》:
孝悌乃本行之原。凡子逆父,弟犯兄,必有先见之端,亲房自能察觉。如有此种子弟,亲房会同房长,登门晓谕。倘仍不化,传祠惩治其分居。卑幼忤漫尊长者,亦一体究治。
夫各有妇,妇各有夫。如有贩卖异姓生妻,从中渔利及掠为己有者,传祠惩治。族内若有夫故,妻顾守节者,兄弟不许逼嫁,亦不许转房。其或从戎多载,未有确实凶信,毋得擅行改嫁。
女婴不许溺送,幼媳不许磨凌。若有悍妇丧心,轻视女婴幼媳,责在家长,处治不贷。
士农工商各居一业。如有毫无执业,游惰好闲,衣食不给,势必流为盗贼,甚或放飘诱众,酿成巨祸。此种子弟无迹者,房长带祠惩治;有迹者捆解,父兄毋得袒护。
近来教匪、会匪邻县邻族往往多有,族中无知者,倘入教匪、会匪,察知其实,重行惩治。
宰牛相会、聚赌抽头、吃食洋烟等事,不独有违宪禁,实为败坏风俗、废驰执业之由,招惹歹人之薮,族中有此,一经发觉,分别究治。
遇事聚众行凶坐拼,强牵强掘,碎毁什物,甚至投塘溺水、放火焚巢等事,无论与同姓异姓相争,传祠究治,以翦横蛮。
房族之内,无论何事肇衅,致启争端,由房族首拨人排解论理不服,舍理论情不服,再论亲亲之谊,毋得越族成讼,恃刁者,公同廪究。
《百字铭训》:
孝悌家庭顺,清忠国祚昌。礼恭交四海,仁义振三纲。富贵由勤俭,贫穷守本良。言行防错过,恩德应酬偿。正大传耕读,公平作贾商。烟花休入局,赌博莫从场。族党当亲睦,冤仇要解忘。奸谋身后报,苛刻眼前光。王法警心畏,阴功用力禳。一生惟谨慎,百世有馨香。
综观可知,韶山毛氏家规的思想主流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它所倡导和弘扬的修身思想和务实精神,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正统的儒家思想的具体体现,反映了一种勤勉平实、积极进取的家族精神。正是这种家族精神,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毛姓英杰,同时也孕育了毛泽东这样的世界伟人和历史巨人。
当然,在韶山毛氏的家规中,也有一些封建性糟粕,如报应思想严重,家长式家族管理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等。毛泽东少年时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有个叫毛承文的农民,敢于与地主豪绅对抗,地主与族长勾结,诬毛承文“破坏族规”,将他押进祠堂,准备毒打。毛泽东闻知,非常愤慨,与贫苦农民一道冲进祠堂和族长说理,迫使族长释放了毛承文。
特别是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清漾毛氏,将其“家规”和“训诫”合编命名为《宗范志》,不仅是重视程度异乎寻常,内容也更加严谨和繁多,整整条列了《清漾毛氏族谱·内集卷四》半卷。其内容,首先是阐明推行《宗范》》的意义和说明,然后公布“圣谕”“训戒”“禁约”“冠(成年)、婚、丧(死亡)、祭(祭祀先祖)之仪”“祠堂家制”“家规”“内训”“家塾、义仓之举”等。并对如何举办、施行、何时何地举办施行,规定得仔仔细细。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
 
第八节 毛氏历代名人
 
《中国名人大辞典》收入了毛姓历代名人142名,占总名人数的0.31%,排在名人姓氏的第74位。毛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37%,排在第61位;毛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21%,排在第86位;毛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28%,排在第72位。
毛姓历代重要人物有: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门下食客毛遂;西汉经学家、北海太守毛苌;南北朝时期齐国画家毛慧远;唐朝画家毛嵩;五代前蜀词人毛文锡;宋朝词人毛滂,画家毛松;明朝画家毛世济;清朝文学家毛先舒,藏书家毛普,经学家、文学家毛奇龄,小说评点家毛松岗,画家毛庚;民国情报组织负责人毛人凤;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毛泽东,物理海洋学家毛汉礼,电工学家毛鹤年。
上一篇:毛氏文化篇 目录
下一篇:毛氏文化篇——第二章